1、课程编号:142ZB005
2、课程名称(中、英文):C语言(C Programming Language)
3、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64/32
4、课程总学分/实验学分:4/2
5、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编制算法的能力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上机时应随带有关的高级语言教材或参考书;要学会程序调试与纠错;每次实验后要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实验题目、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2)简要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3)详细的算法描述;(4)程序清单与运行结果;(5)收获与体会。
6、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计算机(按学生实际人数,每人一台)、Turbo C3.0软件。
7、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教材:《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 谭浩强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Waite,S.Prata(著).范植华、樊莹(译).新编C语言大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8、成绩考核方式与评定:实验操作、实习报告。
9、实验项目内容: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
|
内容提要
|
每套仪
器人数
|
01
|
运行一个C程序
|
2
|
目的:熟悉Turbo C运行环境、创建c程序文件的过程。
内容:运行一个C程序。
|
1
|
02
|
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
2
|
目的:熟悉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掌握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内容: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
1
|
03
|
顺序程序设计
|
2
|
目的: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内容:顺序程序设计
|
1
|
04
|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2
|
目的:掌握if语句的格式与应用,if语句的嵌套格式与应用,条件运算符的作用,Switch语句的格式与应用,Break、continue语句的格式与应用。
内容: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1
|
05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
|
2
|
目的:掌握循环结构的三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while)、直到型循环结构(do_while)、次数型结构(for),以及三种形式的相互转换,掌握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的格式、功能、作用。
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1
|
06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二
|
2
|
目的: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相互嵌套,多重循环结构的应用。
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二
|
1
|
07
|
数组程序设计一
|
2
|
目的:掌握一维数组和二位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输入、输出方法。
内容:数组程序设计一。
|
1
|
08
|
数组程序设计二
|
2
|
目的: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存放字符串的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输入、输出方法,掌握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的格式、功能和使用方法。
内容:数组程序设计二。
|
1
|
09
|
函数程序设计一
|
2
|
目的:掌握自定义函数的概念、定义格式、调用方法;掌握函数的形式参数、实际参数和函数的返回值;掌握函数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应用。
内容:函数程序设计一。
|
1
|
10
|
函数程序设计二
|
2
|
目的:掌握函数与数组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熟悉数组作为参数传递应该注意的问题;函数的嵌套、递归调用方法和应用;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常用系统函数的使用。
内容:函数程序设计二。
|
1
|
11
|
指针结构程序设计一
|
2
|
目的:掌握指针和指针变量,内存单元和地址、变量与地址、数组与地址的关系;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变量的引用方式;掌握取地址运算符与指针运算符;掌握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的使用;掌握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的使用。
内容:指针结构程序设计一。
|
1
|
12
|
指针结构程序设计二
|
2
|
目的:掌握指向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指针变量的使用方法;掌握指针数组的定义、指针数组元素的引用;掌握多级指针的定义和应用。
内容:指针结构程序设计二。
|
1
|
13
|
结构体程序设计
|
2
|
目的:掌握结构体类型及其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体变量的应用;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体变量和数组的应用。
内容:结构体程序设计。
|
1
|
14
|
文件程序设计
|
2
|
目的: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精通文件的读写操作;了解文件的定位操作及文件的检测函数;掌握文件的应用。
内容:文件程序设计。
|
1
|
15
|
设计性实验:
学生成绩管理程序
|
4
|
目的:要求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内容,涉及数组、指针、文件等数据类型的应用。
内容:学生成绩管理程序。
|
1
|
撰稿人: 叶国华 审稿人: 黄秋燕
2007年07月20日 2007年07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