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蚀作用
1、冲蚀作用
    波浪(包括潮波)对海岸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2、磨蚀作用
    波浪前冲和后退的往返过程中,海水携带岩屑、砾和砂对海底起到磨蚀作用,使岩石组成的水下斜坡被磨蚀成平滑的海蚀平台。
3、溶蚀作用
    海水对碳酸盐岩组成有很强的溶蚀作用

二、海蚀地貌(P189图9-11)
1.海蚀洞(穴)
    海崖坡脚处由于经常受到波浪的侵蚀以及海水周期性浸润和干燥而形成的凹槽,称为海蚀穴,如果深度大于宽度称为海蚀洞。
2、海蚀崖
    海蚀崖是直立与海岸的基岩陡崖。基岩海岸在海蚀洞穴形成或之后。洞顶的岩石由于缺乏支持而崩塌下来,使海岸后退,形成陡壁,就叫做海蚀崖。3、海蚀平台
    海蚀岩不断后退,在崖壁前形成具有平缓坡降的,稍微向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平台的发育反映了海面在一定时期的稳定。
4、海蚀拱桥
    当波浪从两侧侵蚀突出的岬角时,可从两侧同时侵蚀岬角形成海蚀洞,洞贯穿后,剩下的部分就形成海蚀拱桥。
5、海蚀柱
    海蚀拱桥进一步发育,其桥顶部分的顶板崩塌,其外侧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