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快报

论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地理,地理学科网,精品课程  时间:2011-01-07 15:50:07  点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到2006年, 国家精品课程的数目已突破1100 门[ 1] , 截至2008年12月, 教育部共公布了1798门精品课程[ 2] , 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已逐步形成。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本着“开放和共享”的精神, 旨在建设一批集合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现阶段着力探讨我国精品课程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及内涵
      对我国大学精品课程的实践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其建设目标是要重点解决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学校间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平台构建、大师级教授的成果继承与发扬及学科间交叉融合与渗透问题。通过建设精品课程, 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加大建设网络化学习条件, 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进地方和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努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梯队、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全面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 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按照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袁驷教授的话说, 就是"精在点点滴滴, 精在方方面面, 精在前瞻的创新, 精在科学的远见" 。精品是一种意识, 精品是一种精神, 精品是一种追求, 精品是一种境界——精益求精的境界。.这无疑是对精品课程的精辟概括。
      二、推进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实施, 一些国家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主题, 使人们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方向, 对大学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996 年3 月, 美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美国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六个核心主题: 终身学习、跨学科教学、系统思维、合作、多元文化、赋予权利。美国一直被公认为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羊, 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我国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 借鉴美国的核心教育理念, 构建中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美国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六个核心主题, 总体围绕六个思想的延伸面做出规划, 其指导内涵可以考虑移接到我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中, 并为其注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系统思维, 突出“精品”性
      我国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也是精品课程示范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精品课建设的关键在!精品.两字, 突出课程的精品性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学课程的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本身要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内容组织要层次分明、科学合理; 积极探索组织的平面化和关联性, 课程的构建模式要朝着层次状和网络状结构的方向努力。
      (二)建立精品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
      教育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终身学习成为行动议程的核心主题。课程资源作为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因此, 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3] 针对精品课程的过程性和终身性特点, 需要我们对精品课程实施及时的过程性评价, 有助于督促课程建设进度的不断完善, 更有利于决策部门掌握精品课程发展动态, 进行有效决策, 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精品课程发展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制定实施过程性评价体系, 依据严格的精品课程评价量表, 对实践性良好和现实可操作性强的精品课程给予奖励, 对那些长期缺乏内容更新导致进度停滞、甚至网络无法正常访问的课程作相关的批评和取销处理。
      (三)加强精品课程的人性化构建
      可持续发展教育, 就是利用长期以来教育中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指导原则, 为培养负责的公民提供实用性的工具。而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 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动态模块,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工具的可适性, 应该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充分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 教育教学工作者们要加快完善课程内部资源检索功能, 帮助学生们快速精确的定位相关课程的学科和专业知识点; 应用网络时代的多媒体的直观化特点, 运用视频演示、情景动画或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加强课程实验讲解和课堂知识传授, 系统高效地将精品课程实践内容建设落到实处; 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 适当开发在线测试、留言板等课程交互模块, 让学习者主动参与互动, 进行教学情境模拟和换位思考,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动权, 对教学和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积极反馈和意见改进, 全面加强精品课程的人性化构建。
      (四)跨学科教学, 合作多样化
      大学精品课程的构建过程中, 各门课程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它们彼此之间是有其直接或者间接的相关性的, 教育的课程和方法应该体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联系。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于许多不同的学科内容, 通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宏观体察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交叉, 破除学科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促进资源共享理念的更新, 资源开放将更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 互相借鉴, 进而提高课程的精品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强调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两大主流课程板块的融合共生, 萌生了教学方法的新理念, 运用!人脑+ 机脑.的教学形式, 使教学场合由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内+ 课外., 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使教学效果最终产生了1+ 1> 2的效果, 改变了校际封闭状态, 提高了教学整体水平。无论在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运用何种方法, 所运用的资料都要综合各学科的特点, 并关注本地的问题, 得到各级地方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精品课程平台开放化管理
      对于精品课程访问过程中出现的无法连接、权限不够、速度不快等现实问题, 政府和高校应当适时组织开发精品课程平台, 对课程采取集中化、规范化的严格管理, 以节约精品课程运行成本, 保障大学精品课程的良好运行环境。同时, 应注意避免大学精品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一套优质的精品课程平台应使各个组织、模块之间紧密相连, 注重探索平面化模式, 保证管理与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持久性。各高校校内和校际间开放精品课程网站, 在扩大物理空间的规模构建上逐渐拓宽大学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品课程平台开放化管理。
      (六)建立激励机制, 营造多元氛围
      大学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课程教学团队的全心投入和团结合作精神。在研究型大学教师除教学工作外, 还承担着高水平学科建设、前沿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大量的繁重任务。我国建设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完全有必要为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 为鼓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创设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统一整体, 其实施过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制度等核心要素。因此, 精品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广大的教师队伍, 还应包括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 而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构成了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体系的主体。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涉及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其改革步伐推动了整个专业、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当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平台建设等内因与国家的关注支持、学校的环境保障、学习者的认可等外因完美结合时, 精品课程也才真正走上了精品之路。
      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本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 积极吸纳国际关于大学精品课程的有益经验, 逐步探索具有中国化特色的大学精品建设核心主题, 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之路中。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 我国高校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树立特色化的精品课程方向, 采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出更多的示范性课程, 追寻厚植实力, 为所当为, 守正出奇, 以特制胜的卓越目标, 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 1]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 国家精品课程突破1100 门[ EB /OL ]. [ 2007 - 03 - 24 ]. http: / / www 1co re1org1cn/ cn /new s/2007 /070202. htm. 2007 - 02- 02.
[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 [ EB / OL]. http: / / search. jpkcnet. com / crsp /websiteIn fo. do? me thod= index.
[ 3] 朱家存.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站长邮箱:hbq1230@gxtc.edu.cn
办公电话:0771-3900000 传真:0771-3900000
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邮编:530001
网站许可证--桂ICP备07006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