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快报

业界观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岂能只享不“供”

地理,地理学科网,精品课程  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普遍对共享优质资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资源的共建却反应“冷淡”。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3年4月,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在首届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作中,评出了151门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评审产生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00门。

      截至2009年11月,由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运营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www.jingpinke.com)已收录了全国高校各级各类精品课程1.1万多门,国外开放课程近3000门,累计发布教学资源超过50万条,收录教材2万多种,目前已形成国内覆盖学科专业最完整、课程资源数量最大的教学资源库,并初步建成了适合优质教育资源存储、检索、服务运行的支撑环境和共享服务平台。

      精品课程在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核心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教师、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需求不断加大。同时,精品课程在资源共享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显著:部分高校和教师重建设评审、轻共享应用;精品课程存储分散,维护不足,难以管理并有效的利用;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利于交换共享;资源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不能可持续发展;缺乏一个面向全国高校的资源共享平台,等等。

       2009年3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3年至2008年已评选出的国家精品课程中,1664门本科课程中203门课程网站无法访问,占本科国家精品课程总数的12.2%,605门高职课程中191门课程网站无法访问,占高职国家精品课程总数的31.6%。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共享应用,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7年正式立项。该项目承担单位为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该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正式成立,旨在通过制定“精品课程共享信息技术标准与规范”,使精品课程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集成,方便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实现高效共享,从而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资源共享期待教师共建

      在平台的实际运营中,该中心也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教师普遍对共享优质资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资源的共建比较“冷淡”,因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建立高校课程资源联盟,推动各高校在共享他人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出版,解决资源知识产权问题,保护资源建设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创立共建共享基金,让资源使用者合理付费,资源建设者获得回报,提高建设者的积极性。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线以来,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关注。上线仅仅一年,网站会员数已达到近10万人,覆盖国内1000多所高校。教师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方便地进行各类教学资源的下载使用和交流,网络平台上的优质资源成为了他们教学的助手。一些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更是将平台上的精品课程资源作为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吴燕琳)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站长邮箱:hbq1230@gxtc.edu.cn
办公电话:0771-3900000 传真:0771-3900000
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邮编:530001
网站许可证--桂ICP备07006136号